



月經周期
月經周期是女性內分泌激素、卵巢內卵泡和子宮內膜的

圖1-11 月經周期內激素、卵泡和子宮內膜變化
周期性變化的反應(如圖1-11示)。大多數婦女的月經周期是28天。28天里,整個月經周期從卵巢的功能上可以分為兩個階段:卵泡階段和黃體階段。
卵泡階段主要指卵泡在卵巢內生長的14天。由于受腦垂體釋放的促卵泡激素的作用,小卵泡開始生長。卵巢內有許多發育中的卵泡,但是通常每個月只有一個卵泡發育成熟并釋放卵子,這個卵泡又稱優勢卵泡。優勢卵泡在生長過程中分泌雌激素到血液中。隨著卵泡的生長,雌激素的量越來越多,在1 1—12天達到高峰。它循環到腦垂體,促使腦垂體釋放促黃體激素。促黃體激素也在排卵前達到高峰,這一高峰的促黃體激素促使卵子成熟,并誘導排卵。
月經在周期的第一天來臨,這時候子宮內膜開始脫落,并持續約4—5天,稱為月經期。隨后,由于卵泡分泌的雌激素循環到子宮,刺激子宮內膜細胞開始修復、增殖,使臨近排卯時子宮內膜變得很厚,這一段時期又稱增生期。
卵巢功能的第二個階段開始于排卵,通常在周期的第l4天左右。促卵泡激素和促黃體激素同時作用于優勢卵泡,促使卵泡內卵子開始成熟,卵泡破裂,并釋放成熟的卵子于輸卵管附近的卵巢表面上。空卵泡隨之萎縮,其中的卵泡細胞變成黃色細胞,這一結構稱為“黃體”,所以這一階段叫黃體階段。
在黃體階段,黃體分泌大量的孕酮,大約持續2周。
孕酮運送到子宮后促使子宮內膜進一步成熟,并為胚胎準備營養物質。大約排卵后l周,子宮內膜處于胚胎著床的最好條件,子宮腺體分泌胚胎需要的營養物質,因此排卵后的子宮到下一個月經出現前的一段時期稱分泌期,大約持續]2天。
雌激素、促卵泡激素和促黃體激素在排卵后很快恢復到基礎值。如果胚胎沒有著床.孕酮的分泌量在大約排卵后2周時下降。這時,子宮內膜因而也開始脫落,出現下一個月經周期。
如果卵子受精、胚胎著床,黃體就會繼續分泌孕酮,子宮內形成另一種新的結構一一胎盤,直到胎兒出產。